老渔民奖状背后的故事

阅览:  日期:2014-08-27

 沙坡尾避风坞,老渔民习惯叫它海港仔。74岁的阮亚婴,把自家的小船靠泊在薄岸边。打开50多年前立功受奖的奖状,发黄的纸片上面,“厦门市人民委员会”印章依然耀眼。回望当年,他款款诉说起鲜为人知的故事。

出海漂放宣传品

1949127,农历除夕前一天,国民党警长黄瑞发以抓赌博为名上船勒索钱财,阮亚婴父亲阮安狮不幸被枪杀(事载当年《江声报》)。父亲死后,家里246寸三支桅的小钓艚被国民党牵走。解放后,阮亚婴成了渔民纠察队员。1954年到1957年,他接受上级指派,多次摇竹排出海去送宣传品。

每次有任务,都是选天气阴沉灰暗要下雨的时候,将海漂宣传品装到竹排上码好,掩盖上油布。算好潮水,半夜水上派出所用警艇牵着竹排出发。到了白石头炮台外面的海面上停下船来。警艇上有绳索连着竹排,他一边摇撸,贴着水面轻轻滑行,驶往大担、二担方向,摇出五六百米远。海面和天空一片漆黑,只有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海浪声。估计离大担二担岛比较近了,转手兜撸,调整好竹排的方向。轻手轻脚掀开罩着的油布,将宣传品一个一个顺潮流方向投放到海面,让它们漂到敌占岛去。海浪拍打着竹排,海潮流速很快,各种各样的宣传品,一下子就从脚下漂远了。

漂放宣传品也遇到过不顺利的时候,有两次不知是被发现,或者是有什么引起岛上蒋军岗哨怀疑,突然开枪射击,听枪声贴水面很近。他按照事先演练过的办法,赶紧卧倒在竹排上,贴着水面喘口气。他心里有数,知道警艇上和前线海岸上都有部队掩护。

枪声响过,虽然浑身衣服都湿透,但那时精神既集中又紧张,又埋头继续漂放宣传品。发送完宣传品,拉着栓在竹排上的绳索,回到警艇上。回港路上,才感到又冷又饿。

说起往事,阮亚婴吸着烟,慢慢吐出口,青烟如弥漫的思绪,轻轻飘散。

假借捕鱼侦察敌情

1954年三位部队领导通过水上派出所和“市对敌办”找阮亚婴谈话,要他协助侦察敌情。

那时候他在钩钓船上捕鱼,船老大是张丹。每天趁潮水退时起锚出海,到浯屿外、金门边、大担二担渔场,放绲仔绳搭鱼铒下钓。涨潮的时候驾船回来,半夜的潮水,也照样出海。钩钓船主要钓鲂鱼(也称锅盖鱼)、鲨鱼、加网仔鱼、力鱼、梭子,有的季节也放钓黄瓜鱼。天天轮番作业,遇到大风才会修整。

部队的领导说,望远镜只能看五六海里,而且还太清楚。你在船上,离得近,看得清。阮亚婴说,自己只上过扫盲班,识的字不多,认不全。他们说,没关系,大概记一下。拿了很多当时蒋军飞机和舰船的图案,逐个讲解,单兵教练。并且说,不要带纸笔,那样有危险。布置任务说得很详细,用火柴杆做标记,不同长短分别代表大小舰船,有的代表登陆艇、交通艇,还有代表不同样式的飞机。反正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都看不懂。

渔场离大小金门很近,飞机、舰船进进出出,看得清清楚楚。向东去的往台湾,向西南来的就是骚扰大陆的。经过几次,很熟练记住不同飞机和舰船的样式和类型。回来就避开大家,到水上派出所隔壁的石厝,用联络暗号敲门。对着图案,点算火柴杆的数量,详细汇报蒋军舰船飞机活动情况。部队领导一边问,一边记在本子上,很重视,经常表扬他。

那时候,蒋军经常炮击、扫射、抓扣骚扰渔船,侦察敌情冒着生命危险。有一次,他所在的船被扣了,军舰上下来几个兵气势汹汹,没搜查到东西,刚捕的鱼全部搜走。有一个兵突然冲过来,阮亚婴动作很快,扭头就往船尾跑。几个来回没追上,只好骂骂咧咧地离开。还有一次讨要报纸和车票。只好留个不爱说话的老头当人质。渔船回港向领导汇报,第二天拿着领导帮忙准备的旧报纸旧车票,把老人赎回来。

那时候都是单线联系,严守秘密,相互间从来不说。解放初到1958年“八二三炮战”前,有多少渔民不间断协助侦察敌情,现在也说不清。很多人已经过世了,阮亚婴喃喃说着,他得过几张奖状,有的一张都没得,沧桑的眼里流淌着怀念。

警惕盘查智擒逃敌

阮亚婴说,抓捕逃敌的奖状,是一九六0年获得的。

1960年国庆节是农历八月十一日。下半夜的潮水出海,要去东碇岛外的渔场捕鱼。船老大是阮海,阮亚婴是组长,负责行政管理。港路很顺,船到青屿边,天还很暗,借着朦胧的星光,发现不远处有个黑点,是只小船。那时候对敌斗争形势很严峻,经常有敌特骚扰。厦门前线,买篮球还得单位打证明。船只下海控制严格。深更半夜,单独一只小船漂荡在海面,很不正常。他们驾船放慢速度,渐渐靠近,看到是一只龙海那边的小船。

立即放下平时在海面作业用的竹排。摇着撸驶上前探问:“这么早出海来忙什么呀。”那人回答说:“出来讨海捕鱼的。”一看就不对头,不像会划船的人,船上什么捕鱼工具都没有。再问现在捕的是什么鱼,他吱吱唔唔,叽哩骨噜说半天牛头不对马嘴。改口说:“弟弟落水了,要出来打捞。”这一下就露馅了,看他不像是好人,说不定是想混上大陆搞破坏的特务。

阮亚婴对那人说:“这潮水不对,捞不到的,你跟我们走吧。”他死活不肯。起初想反抗,我们人多势众,他哪打得过。接着要跳海逃走,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船在海浪中三巅两摆,他一下就失去平衡,站立不稳。我们三个人发一声喊,冲上去逮住,弄条绳子,像绑粽子似的,把他捆个结结实实。

在海上折腾了好一阵,天已透亮,船也行走到浯屿海面。带回厦门来海路远,怕添麻烦。轻车熟路,就把他送到浯屿边防派出所。

过了三四天,阮亚婴出海回来,公社领导说:“市领导要来表彰你们。你们抓到的那个人,经过审问,是龙海的逃敌。”

1012日庆功会在渔民俱乐部召开,时任厦门市市长李文陵亲自发奖状,警备区司令也来握手祝贺……

阮亚婴说着,沉浸在自豪的回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