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才 | 王耀立:雕塑美景 公路建设中的极致“诗人”

阅览:  日期:2023-10-16

 

 

 

开栏语:

     他们是银发人才库中的成员,是“鹭岛银领·党旗红”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市银发人才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生动缩影。银发人才长期奋斗在各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为用好用活银发人才资源,厦门市委老干部局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实施“党建引领奋进年”计划,有力激活银发人才“宝库”、汇聚银发力量,引导他们在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医疗义诊、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厦门离退休干部”公众号推出“银发人才”专栏,对我市各领域银发人才典型代表进行宣传,激励更多的老同志加入银发人才队伍,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本期人物:厦门市公路局原养护绿化处处长王耀立。




王耀立

 

雕塑美景

 

公路建设中的极致“诗人”

 

 

 

 



王耀立:

      厦门公路美如画,是一代又一代公路人坚守初心与使命造就的。我为自己是公路人而骄傲,即便已退休,也会把建设厦门公路的使命践行下去。

      如今的厦门公路,通山达海、四季繁花、风景如画。一条条道路不仅是支撑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通衢大道,也是展现厦门高颜值的重要窗口,多条路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这一路风景中,也写满公路人的故事。王耀立是厦门市公路局原副总工、高级工程师。初见王耀立,他一头飘逸的银发,灿烂阳光的笑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60年来他一直与美景相伴,也用自己的设计与施工才华,为厦门留下了一道道动人的风景线。

      1953年,王耀立出生于同安西门内,曾赴同济大学进修风景资源与旅游管理、建筑设计课程,1996年10月调入厦门市公路局,从事公路养护及景观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曾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和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是厦门九三学社社员,现为厦门市园林、交通、文旅、民政等四个系统专家库成员,2022年受聘为同安区政协研究员。

      2013年10月退休至今,王耀立参与评审咨询的项目近千个,他以丰富的经验及专业知识,在厦门道路绿化、风景园林、古建文史等方面贡献很多宝贵建议,成为这座城市建设中的极致“诗人”。

      作为艺术家般的“设计师”,王耀立退而未休,一直在公路建设中展现他的才华与创意。他主导同集路中分带宋狮里程碑及其景观小品、云顶隧道北口跌水喷泉水景、云顶南路口“九·八金钥匙”、书法广场罗丹雕像、翔安大道路名标识雕塑“门”、小白鹭艺术中心广场“小白鹭雕像”等城市景观项目。在文曾路项目中,王耀立提出以塑石壁加攀缘植物的方式,来修复生态边坡。同时,利用排洪沟空间布设田园景观方案,使风景区公路成为“世外桃源”般的带状公园。他负责厦门书法广场、环岛路木栈道及沿线木结构建筑项目、云顶中路南路景观绿化项目,主持金鸡亭公路大厦庭院设计施工等。在建设黄厝至厦大白城隧道群时,他挖掘闽南古城建筑元素,结合厦门历史沿革提炼出“厦门古城五景”方案,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

      王耀立全程负责厦门书法广场的建造,他本人原与厦门书法家罗丹的渊源不浅。1969年底,他曾拜访罗丹,罗丹写下荀子劝学篇名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赠,这也成为激励他终身学习的动力。为了让自己掌握的学科技术更全面,2013年他选修重庆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年后毕业;为了更好挖掘每一条路背后独特的文化符号,2016年他再修读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年毕业。

  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难能可贵。在王耀立看来,任何工作都不是止步于完成的,而是要做到尽善尽美。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