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才 | 黄印尧:科技报国将晚年论文写在乡村土地上
阅览: 日期:2023-10-09
开栏语:
他们是银发人才库中的成员,是“鹭岛银领·党旗红”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市银发人才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生动缩影。银发人才长期奋斗在各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为用好用活银发人才资源,厦门市委老干部局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实施“党建引领奋进年”计划,有力激活银发人才“宝库”、汇聚银发力量,引导他们在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医疗义诊、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厦门离退休干部”公众号现推出“银发人才”专栏,对我市各领域银发人才典型代表进行宣传,激励更多的老同志加入银发人才队伍,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本期人物:厦门海关原食品安全处调研员黄印尧。
黄印尧
科技报国
将晚年论文写在乡村土地上
黄印尧:
打铁还需自身硬!年轻人就应该多锻炼,时间长了就能积累足够多的知识。面对工作,面对岗位,应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把工作做好。 结草衔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1946年出生的黄印尧,1969年大学毕业后,就参加建设兵团劳动锻炼并在福建农大工作。1988年调入原厦门动植物检疫局,2006 年退休。他说,自己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靠着国家的“人民助学金”完成学业,毕业时曾立下誓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工作,报答党和国家的培养之恩。这位搞了一辈子科研的古稀老人,用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赢得人们的尊重,也实现着科技报国的梦想。 退休后,黄印尧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特长,担任厦门牧业协会顾问长达10年之久。这期间,他无偿为漳厦畜禽、水产养殖户的养殖和疫病诊断出谋献策,推广发酵饲养养殖。他还参与“重组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融合蛋白去势注射液”课题研究,研制的基因工程去势疫苗已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一级证书,并被批准进入中试。不久的将来,这种免疫去势高科技产品将推向市场,不仅服务养殖业,这个技术还有望应用到人体,开展与性激素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专业与奉献的真谛,将自己的文章和研究成果约80 万字,自费印刷成 200册书籍,分送给愿意学习的专业人员,并将文稿上传到“海峡畜牧兽医网”上供人免费下载阅读。截至目前,黄印尧发表过近200篇科技论文,编写多部著作,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6项,厦门市和三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其中,最令黄印尧引以为豪的是,他在国内外首次报告“鸡克雷伯氏菌病”“欧鳗‘狂游症’病”和“九孔鲍球状病毒病”,研制出“猪瘟抗体免疫金标检测试纸条”。这种试纸和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长得差不多,只需一滴血,15 分钟内就可以出结果,能为猪瘟的正确诊治提供依据。 有人说黄印尧傻,他却担心一身本领不能用来造福社会。他的一位学生说:无论工作岗位和职务怎么变化,黄老师从未放弃自己的专业。他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科研课题,使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第一线。退休之后的他依然为乡村振兴奉献余热,小康路上有他奔忙的身影,脱贫致富有他挥洒的汗水:二宜楼飘香的美酒,华安富硒茶悠长的韵味,平和富硒蛋鸡养殖户舒心的笑容……他把自己晚年的论文写在了乡村的土地上。 黄印尧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精神也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退休以来,多次被评为“厦门海关优秀共产党员”“厦门海关十佳最美老干部”,获得福建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授予“八闽银发先锋”的荣誉称号。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