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我,厦门老年大学学员社团在行动
阅览: 日期:2021-09-30
2021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厦门老年大学原本的开学计划,社团活动也被迫按下了暂停键。“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各学员社团的老同志积极响应学校要求,暂停一切校内校外活动减少聚集风险,同时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我们就是厦门,厦门就是我们”的城市精神。
一、迅速反应,专业优势助力战疫
厦门老年大学各学员社团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用自己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书画学社的会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居家隔离的同时,拿起手中画笔挥毫泼墨,创作了一幅幅抗疫作品来助力“战疫”。
摄影学社的100多名会员拿起相机,出现在核酸检测点、出现在“战疫”一线。他们在积极配合核酸检测的同时,用手里的镜头,记录着厦门人勇敢对抗新冠病毒的每一个瞬间,留下珍贵的画面。
鹭江吟社的成员们面对疫情,有感而发,创作了几十首抗疫相关诗词,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为抗疫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合唱团低声部团员杜兵团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编写《厦门会赢免怀疑》、《挂口罩》、《红》、《感谢你》等闽南顺口溜、新童谣等。这些作品在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其中闽南新童谣作品《抗疫情我参加》被拍摄成了小视频在“i听厦门”视频号播放,为疫情防控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战疫有我,发挥余热见行动
厦门老年大学十个学员社团共有一百多名成员作为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他们当中有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平均年龄六十多岁。疫情反弹以来,他们始终不忘初心,心系厦门疫情,在各学员社团负责人带动下积极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点督导工作、居住小区门岗测温等自愿服务工作,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用实际行动诠释 “我们就是厦门,厦门就是我们”的城市精神。
老妈妈关爱团副团长洪玉珠、秘书长高亚惠、团员谢丽真、赵树霞、郑媛方等都戴上小红帽,穿上红马甲,在烈日下疏导着做核酸检测的市民,帮助老人家填登记码等。谢丽真老妈妈更是全家投身抗疫,女婿做核酸检测,女儿录入信息,丽真老妈妈维持秩序。他们用点点滴滴的小爱和社区志愿者们的抗疫行动聚成了大爱,为厦门抗疫贡献一份力量。
民乐团团长马绍震,今年已经65岁了,他参加了筼筜街道5次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工作。9月14日,在社区组织第一次全员核酸的时候,马团长就报了名,从早上7点40分一直志愿服务到晚上8点钟,65岁的老人,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只是想为厦门,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中医养生学社社长、兼合式党支部书记吴国庆会长身先士卒,不顾年近七旬的年纪,坚持参加所在社区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开展志愿服务,为出入小区的人员测体温、检查健康码,为筑牢小区防疫安全网奉献爱心。
时装团刘燕平和张汉玲分别参加思明区第五轮核检(万象城)检测点的橙码登记工作和居住小区大门口配合物业测体温劝导业主刷二维码等志愿者工作。
体育学社林桂英、王淑贤、陈素梅、姜天兰、杨雅璇、陈素卿、赵翠云等成员也参加了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工作。成员赵翠云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处在胶着对垒的关键阶段,作为一名退休的医务工作者,虽然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不能白衣执甲重返抗疫医疗第一线,但白衣卫士不畏疫情、逆行而上的的精神,激励着我要为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力。当我得知社区征集志愿者时,我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到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天气虽然炎热,工作虽然辛苦,但能为美丽厦门的抗疫工作献上一份爱心,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高兴,“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
三、奉献爱心,积极捐赠防疫物资
时装团团员王伟淑积极参加滨海街道演武社区志愿服务,真正体验到了身着防护服,汗流浃背的滋味。王伟淑和她先生联系了安利公司为滨海街道捐赠了饮料、食品和消毒湿纸巾。体育学社成员刘禧凤买了两箱饮料慰问小区志愿者。她说,疫情就是命令,我作为一名党员,虽然年龄大了,但还可以为小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抗疫出点滴贡献!一声问候,一件实事,点滴关怀,让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感受到温暖的关爱。
(供稿:厦门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