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送温情 爱心传递暖人心
阅览: 日期:2021-02-04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2月3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一级巡视员陈秀蕊带领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共建村灌口镇东辉村,开展“爱心结对”、共建帮扶活动。
进村入户 党员干部“走亲戚”
伴随着立春的暖阳,市委老干局各支部及党员干部驱车近40公里,来到了灌口镇东辉村,到帮扶对象家中走亲戚。
“最近身体还好吗?”来到结对帮扶对象林仁忠家,陈秀蕊关切地询问。去年结对帮扶后,陈秀蕊始终惦念、牵挂林仁忠一家,多次联系关心,对他们家的情况,她已经非常熟悉,与他们的相处交谈,就跟一家人一样。“爱心结对帮扶让我们有缘成为亲戚,亲戚就是要越走越亲。”陈秀蕊不停地嘱咐林仁忠要有信心,继续安心养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临走时,陈秀蕊送上了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春联等暖心年味包,祝愿全家人过上一个祥和温馨的节日。“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林仁忠的父亲激动又不舍地紧紧握住陈秀蕊的手,热泪盈眶,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市委老干部局局领导班子成员柯东熙、郭龙、黄光华及处级以上干部逐一到结对帮扶对象家中走亲戚、问冷暖,叙真情、解难题。一边是市委老干部局的党员干部,一边是灌口镇东辉村的困难群众,双方结成“亲戚”,一对一、实打实的帮扶,面对面、心贴心的关怀,唤醒了众多帮扶对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真情解困 点滴关怀暖人心
每年春节前夕,市委老干部局都会组织志愿者到共建村开展帮扶活动。今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市委老干部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没有组织大型活动,但依然坚持上门义诊送健康、书赠春联送年味、帮扶解困送温暖,涓涓爱心,汇流成河,暖至人心。
叶春李一家生活困难,丈夫今年去世,留下一个九岁女儿和一个四岁儿子,公公患胃癌丧失劳动能力,一家的重担都落到了叶春李一个人的身上。得知她的情况,陈秀蕊立即请老党员天使志愿服务队队员,第一医院老医生一起上门入户。谈心谈话中得知叶春李的婆婆,近日身体不适,老医生立即为她看诊、调整用药、叮嘱日常注意事项。陈秀蕊鼓励叶春李:“要有信心,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以后家里需来市里医院就诊,就给我打个电话,我们帮你联系”。听着陈秀蕊的话,叶春李一家既开心又感动,质朴地道出一声声感谢,对今后的生活更加充满希望。
当天,市委老干部局局领导分别带队上门走访慰问东辉村3户困难家庭、10名困难老人和8名困难家庭学生,为他们送去组织关怀以及慰问款物,传递爱心力量,帮助困难家庭自强自立,以行动践行爱心。
常态帮扶 精准助力促发展
为进一步落实建设“爱心厦门”工作部署,弘扬爱心,践行“初心使命”,将爱和温暖不断延续、不断传递,市委老干部局将“爱心结对”与“结对共建”相结合。市委老干部局建立党员和结对对象“爱心联系卡”,落实重病住院必到、子女辍学或待业必到、意外灾害必到、家人去世必到、重大节日必到“五必到”要求,建立到结对对象家走访不少于1次,为结对对象办实事不少于1件,与结对对象交心谈心不少于1次,与结对对象共同劳动不少于1次的“四个一”工作法,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做好爱心结对、共建帮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困难群众送钱送物只是“输血”,让他们实现自身“造血”才是根本。市委老干部局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积极帮助东辉村厘清发展思路,整合各种资源,增强“造血功能”,会同区、镇街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东辉村推进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只有持续长效,才能让爱心结对、共建帮扶的成果可持续。下步,市委老干部局将一如既往地把结对对象当成亲人关心、关爱,精准精细制定帮扶计划,继续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献爱心、送温暖。
(文/王艺姣 图/戴慧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