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同行 用爱筑城——市委老干部局深入东辉村开展帮扶慰问志愿服务

阅览:  日期:2020-01-13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1月10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陈秀蕊带领市委老干部局全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深入共建村灌口镇东辉村,开展“爱心结对”、共建帮扶活动。

  真情帮扶心连心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东辉村村民林仁忠的父亲热泪盈眶,紧紧握住陈秀蕊的手,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老林你好,我今天认亲来了。”陈秀蕊握着老人的手说:“我结对帮扶你们家,今后我们就是亲戚了。联系卡上有我的手机号码,以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给我打电话。”陈秀蕊详细了解林仁忠一家的收入来源、小孩就学、生活开支等情况。林仁忠患有癫痫,没有劳动能力,与妻子离异,11岁的儿子正在上小学5年级,全家主要靠林仁忠年近70岁的父母支撑,生活十分困难。当她得知林仁忠的病情不太稳定,就医不便时,立即请老党员天使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第一医院老医生赵世平为其检查身体、了解病情,交代日常用药和保健注意事项。“以后来市里医院就诊,就给我打个电话,我们帮你联系。”陈秀蕊嘱咐林仁忠安心养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林仁忠的儿子林承耀是市委老干部局困难儿童帮扶对象,陈秀蕊勉励小朋友要努力学习,今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社会,报答长辈的养育之恩。临走前,陈秀蕊送上慰问金和被子、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鼓励林仁忠一家坚定信心、好好生活,并表示今后会经常来走亲戚。林承耀小朋友紧紧抱住陈秀蕊,依依不舍,边哭边说:“我会好好学习,您要经常来看我,我会想您的。”

  当天,市委老干部局局领导班子成员吴启成、柯东熙、郭龙、黄光华及处级以上干部逐一到结对帮扶对象家中走亲戚、问冷暖,叙真情、解难题,给结对对象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志愿服务暖人心

  “老林,你看看我拿到的这副春联,‘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你的呢?”“‘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鸿福步步高升’,老书法家写得真好啊,每年我都要拿一副,也舍不得贴,当收藏品了。”在东辉村村部广场上,两位村民正饶有兴趣地讨论着。

  每年春节前夕,市委老干部局都会组织志愿者到共建村开展帮扶活动。今年,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及厦门老年大学、鼓浪屿干部疗养院、老干部书画社、老年大学书画社和摄影社、第一医院、眼科中心等共计130余人来到东辉村开展“五送”志愿活动。

  送温暖。由局领导带队上门走访慰问东辉村3户困难家庭、10名困难老人和8名困难家庭学生,为他们送去组织关怀以及慰问款物。

  送健康。市卫健委组织老党员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及医护人员参加活动。来自厦门各大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眼科专家为村民开展健康义诊,并入户为行动不便的村民送医、送药、送老花镜。共服务村民100多人次,受到村民广泛欢迎和交口称赞。

  送祝福。市委老干部局老干部书画社、厦门老年大学书画社的10余名书法家在严寒中挥毫泼墨,为村民现场撰写,赠送春联、福字等500余副,为村民送去浓浓的节日祝福。

  送文明。活动现场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防控、勤俭节约等文明倡议宣传,发放书籍及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机关党员志愿者到村间道路、房前屋后,帮助清理垃圾,携手为东辉村清洁家园,喜迎新春。

  送文化。为东辉村捐赠了两套乒乓球桌,丰富了村庄的文体活动设施。厦门老年大学艺术团的艺术家为村民奉献了精彩的《太极扇》和歌舞演出,获得热烈的掌声。

  常态帮扶显成效

  为进一步落实建设“爱心厦门”工作部署,市委老干部局将“爱心结对”与“结对共建”相结合,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做文章。

  建立“爱心联系卡”。制作“爱心联系卡”给每一位结对对象,联系卡详细记载了党员干部姓名及移动电话等信息,既方便双方联系,又进一步拉近了双方距离,成为党员干部与结对对象之间心连心的纽带。

  做到“五必到”。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在“爱心厦门”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要求,做到重病住院必到、子女辍学或待业必到、意外灾害必到、家人去世必到、重大节日必到。

  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到结对对象家走访不少于1次,为结对对象办实事不少于1件,与结对对象交心谈心不少于1次,与结对对象共同劳动不少于1次,将“爱心结对”落在“点”上。

  实施精准帮扶。派专人深入东辉村实地调查,摸透村情,精心制定挂钩帮扶计划,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去年捐资兴建村老年活动中心。围绕振兴项目建设,会同区、镇街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东辉村推进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现场写春联  祝福送到家

  1月10日,市委老干部局老干部书画社、厦门老年大学书画社的十余名书法家在严寒中挥毫泼墨,为灌口镇东辉村村民现场撰写,赠送春联、福字等500余副,为村民送去浓浓的节日祝福。

  (黄静愔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