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增2家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

阅览:  日期:2020-07-06

  7月1日上午,“离退休干部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举行。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专职副书记、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黄光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国娣,市委老干部局党建教育处处长许月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处长黄青梅,经济特区纪念馆副馆长徐翠红等出席活动。

出席活动的嘉宾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揭牌

  目前,我市已有嘉庚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破狱斗争旧址等3个“离退休干部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接下来,厦门市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将持续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不断挖掘厦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把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到离退休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建设中,打造一批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新品牌,推动我市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取得新成果。

参观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的奋斗路程让大家备受鼓舞

  揭牌仪式后,厦门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员在经济特区纪念馆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透过一帧帧照片、一部部短片,厦门经济特区迎难而上、披荆斩棘的奋斗路程让大家备受鼓舞。参观结束后,党员们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大家深切认识到,厦门经济特区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要传承好特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再作新贡献。

厦门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介绍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共有四层,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并题词的特区发祥地建成并开馆。纪念馆通过一千多张图片和上百件实物,让人们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重温厦门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特区建设以来,从一座滨海小城嬗变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历史进程。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分“小平同志视察厦门”陈列室和“辉煌岁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室”两大部分。“小平同志视察厦门”陈列室是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为厦门经济特区题写“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光辉题词的纪念旧址。“辉煌岁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室”分为厦门经济特区开创阶段、发展阶段、争创新优势阶段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纪念馆陈列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实物,结合场景、模型制作和多媒体声光技术,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特别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介绍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原为厦防同知署监狱,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1930年5月25日,在当年的中共福建省委领导下,由时任军委秘书的陶铸带领11名同志,武装攻破思明监狱,在我方无一伤亡的情况下,顺利救出关押的了四十多名革命同志,前后仅用不到十五钟,震惊了海内外史称“厦门大破狱”。这是一场在中共福建地方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革命斗争。为此,1982年,监狱被命名为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2004年厦门市委宣传部将该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破狱旧址占地面积831平方米,目前旧址内设有三个展览部分:破狱斗争展室,刑具(复制)展区以及监狱实景区。其中破狱斗争展室主要借助图片资料、模型、实物等载体系统介绍5.25破狱斗争,帮助参观者初步了解破狱斗争的整个过程。刑具(复制)展区和监狱实景区则采取实景再现和场景模拟等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参观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当年那场红色风暴。

  (市委老干部局  翁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