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年大学 停课不停学 课堂搬上网
阅览: 日期:2020-07-0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厦门老年大学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控疫情工作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作出了延期开学的决定。为方便学员继续学习,厦门老年大学创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组织广大教师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
亦医亦师 解疑释惑保健康
如何让老年人做好自我保护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厦门老年大学中医学科的老师们一方面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方面心系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他们利用班级的微信群,不断在群里向学员们传授着如何做好防疫工作,为学员们消除恐慌心理。
老师们介绍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讲解如何利用中医中药知识做好自我防控,让学员受益匪浅。很多学员还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家庭日常防护之中,使老年学员们在这次战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如何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辛国明老师给大家开出了推拿按摩穴位的方子。按照辛老师的指导,学员们把推大椎、肺俞穴的方法用起来,给自己和家人做保健,简单又方便。学员们还在微信上互相交流心得,让宅家学员动起来,既健身又运动,可谓一举两得。
体质养生班孙素云老师针对网上抢购双黄连一事,把双黄连的作用疗效、注意事项等安全用药知识向大家细细道来,让大家深入了解双黄连的利弊,避免学员因乱用药而产生不良后果。
经络养生班的林国清老师,开通微信义诊、微信课堂,从老年人如何自我防护防疫到如何自我辨别感冒与新冠肺炎;从如何辨别湿热,寒湿邪气到如何用好玉屏风散、小柴胡等老中药,至今已在网上开了七节课。
郑君圣老师是鹭江社区医院的院长,社区的防疫工作非常艰巨,但他仍心系学员,经常抽出宝贵时间,在微信群上为大家答疑解难,特别是每当节气来临,他都要提醒大家注意从饮食衣着方面做好防护,帮助学员做好预防工作,顺利度过容易生病的节气。
都说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老年大学中医学的老师们,用他们的医德师道,为学员安全度过疫情保驾护航,消除大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忧虑恐慌和不安。
国画创作班办起“云笔会”
厦门老年大学国画创作班的学员们在家也没有闲着,纷纷拿起画笔创作,在微信群里办了一次“云笔会”。
活动缘起:
老学员行动不便坚持创作,老师感动提议办线上笔会
80多岁的学员郭尧挥笔不停
前段时间,国画创作班老学员郭尧和程云鹏坚持作画的场景,让大家很受触动。在一段视频中,80多岁的郭尧坐在画架前挥笔不停。在疫情防控期间,医生和保姆都不能上门,他白天要忍受疾病引起的阵痛,晚上要靠止痛片入睡。即便如此,只要身体舒服一点,他就移动轮椅,坐到画桌和画架前,能画几分钟就画几分钟。他说:“我不能让自己倒下去,一定要和病痛做斗争,也希望大家不要浪费这段宝贵时间,尽量多画点画。”
程云鹏是美籍华人,在厦居住多年,并在厦门老年大学学习。疫情防控期间,坐在轮椅上的他自己准备一日三餐,一有时间就拿起画笔创作。他说:“绘画已经成为我生命的重要部分。”他在微信群中分享了十几幅作品,颇有新意。指导老师林生点评“画得很精彩、很到位!其中几幅作品看了激动人心”。感动之余,林生提议大家集中作品,办一次“线上笔会”。
踊跃参与:
师生纷纷“晒”出作品,短短3天分享100多幅
受到两位老学员的激励,大家参与热情高涨,纷纷把近期作品晒到群中。个别基础差或学习时间短的学员也不甘落后,抓紧时间创作,甚至挑灯夜战。仅仅 3 天时间,大家就分享了100多幅作品。
学员颜祖富创作的《天使的妆容》
大家还邀请老画友颜祖富参加。颜祖富是一名退休医生,擅长人物画。他分享的作品描绘了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应大家的要求,林生也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分别是寓意驱邪镇妖的《风狮爷》,描绘长城的《烽烟》,象征坚强挺立的劲松《逆风》,以及象征曙光在前的《沉舟侧畔千帆过》。花鸟研修班的老师魏芳也分享了自己的作品,为笔会活动添“彩”。
集结成“册”:
花3天将作品制成美篇,作为特殊时期的成绩小结
在这次线上笔会中,班长庄嘉平不仅带头分享作品,还一直关注笔会进程,联络未交稿的学员,鼓励大家大胆创作、积极参与,并联系学员林少雄制作美篇,作为整个班在这一特殊时段里的成绩小结。
林少雄以前没有做过美篇,接受任务后,就开始边摸索边制作,在手机上对 100 多幅作品逐一甄选,每一幅都要重新调整,让画面呈现更好的效果。在文字组织、作品名称、排列顺序等方面,他也做了处理。原本预计 10 天才能做完的事,他 3 天就把“硬骨头”啃了下来。每天十几个小时盯着手机,眼睛都红肿了。美篇完稿后,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原声:
有热情又肯钻研,老学员可敬可爱
厦门老年大学国画创作班指导老师林生说:“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学员,有年轻人一般的学习热情,有如同专业作者的钻研精神,有比常人更坚强的意志与信心。”
老师主动开网课 出勤率超90%
为了满足学员们的学习需求,不少教师开起了网课。从反馈来看,大部分学员还比较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厦门老年大学手风琴班老师于方昕尽管人还在山东老家,但一直牵挂着她在厦门的“银发学童们”。她说,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开学时间一直延迟,但班上的老学员们每天都会通过微信群和打卡小程序,把练习的视频发给她指导。她发现学员们急切地想学习新内容,考虑到大家的学习进度需要,也为了让大家保持学习的热情,她决定进行网上教学。
手风琴班老师在直播授课
尽管于方昕是一位年轻老师,但她坦言,第一次“触电”直播,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直播时看不到学员,无法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只能凭经验对可能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她说。
不过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叔叔阿姨们对新媒体的接受和使用上,比我还厉害,遇到问题,也会在直播中给我留言。”一个班26人,正常出勤率能达到90%以上,个别学员有事无法来看直播的,也会有其他学员帮忙录屏传给他们。通过检查“课后作业”,发现学员们都很好地掌握了新的学习内容。
文/ 通讯员 许云芬 陈毅慧 方梅英
图/厦门老年大学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