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两会:厦门离退休干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有感
阅览: 日期:2020-06-11
重民生是当代中国最亮丽的底色
胡智勇
重民生是当代中国最亮丽的底色,与党和国家的性质密切相关。今年全国两会主要内涵就紧紧围绕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重民生的指导思想,除了加大“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力度之外,还增加了“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一突出民生、围绕民生、服务民生的主线。
重民生,深刻镌镂在党和国家的核心宗旨上。党的宗旨即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中就郑重宣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切为了群众”。新修订的宪法确定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等誓词也掷地有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其宗旨、初心、根本立场和最高价值取向,也是百年来砥砺前行、前仆后继、越挫越勇,不断走向胜利的最主要的实践经验。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世界瞩目的两会召开时间可以推迟,会期也可以缩短,甚至可以不设定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在百年一遇的新冠病毒肺炎防疫抗疫中,许许多多牢记宗旨的共产党员,一如既往地冲在危难险重的最前面,舍生忘死、争先恐后地拼搏在战疫第一线;许许多多不忘初心的基层党组织,成为一座座为民、爱民、利民的战斗堡垒,不愧为人民群众的加油站和主心骨。
重民生,躬行实践在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上。为民谋利是正确决策的目标指向与主要坐标,为民正确决策是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重要前提,而民主集中制就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措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体现民主、保障民生的机制设置。今年两会的中心议题重点就是战役情、保就业、增收入、促消费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和政党敢于承诺并真正实践,作出让数以亿计的老百姓全部脱贫,共享全面小康社会的世纪决策!再看百年不遇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抗伊始,党和国家决策中枢就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在头上,号令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并即刻抽调数以万计的精兵强将义无反顾地投入防疫抗疫,还敦促各地做到所有的病患者“应检尽检、应收尽收”,不论男女不分长幼一律都免费积极抢救治疗,即使封城封路影响经济建设也在所不惜。反观那些欧美国家的一些荒谬做法,更令人深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向全世界提交了一份高分高质量的“中国答卷”。
重民生,生动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执行能力上。有了美好的愿景和良好的决策,关键还在于执行落实上。我们的党和国家出色地完成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让世界震惊的标准答卷,君不见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生态等建设日新月异,经济总量超英赶美,人民生活水平天翻地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双丰收,在许多方面仅用70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完发达国家耗费几百年其中有些还依赖掠夺他国财富才发达起来的富强之路。今年两会审议的《民法典》可谓又是保护人民群众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典。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疫,更是检验政党和国家面对民生孰轻孰重的历史天平,截至5月25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558.9万例,累计死亡病例34.7万例。其中:14亿人口的中国31个省及新疆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累计确诊病例8299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而3.28亿人口的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7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更达99805例,系全球最多。
人民至上,事实胜于雄辩。中美中外有关民生的权重、制度的优劣、执行能力的高低以及国家发展潜力的大小,大家由此应该可以窥斑见豹。
(作者系市直机关党工委原常务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