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闲不住 再当“和事佬”
阅览: 日期:2020-05-09
1979年入警,从交警到派出所社区民警,杨卫东当了41年“和事佬”,调解矛盾纠纷成了他最擅长的工作。他善于总结方法,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在他手中顺利解决。2014年从湖里派出所退休后他闲不住,再次回到基层派出所担当义务调解员,为基层派出所减轻警务压力。五年来,他调解矛盾纠纷千余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继而引发案件。
杨卫东(左)退休后担当义务调解员,为基层派出所减压。
用10小时帮忙拿到欠薪
3月底,江头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七八名男子围堵在一户居民家闹事。杨卫东立即赶到现场,将涉事双方带回派出所。原来这几名闹事群众是农民工,被围堵的是一名建筑公司老板,双方因为工资问题产生矛盾。
农民工们说,老板答应春节前结清11万元工资,但一直拖到3月份也没有结清,导致这几名农民工没有钱回老家过春节,一直滞留在厦门。
杨卫东转向老板了解情况,得知老板也有难处,春节前工程款没有到位,没钱发放拖欠的工资。杨卫东拉着老板耐心劝说:“农民工干的都是力气活,不容易,资金困难可以先向朋友借钱周转一下,因拖欠工资损害信誉得不偿失……”老板听后马上借钱,在派出所当场结清工资。仅用了10个小时,这几名农民工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他们激动地向杨卫东鞠躬致谢。
5年调解千余起矛盾纠纷
自2014年退休以来,杨卫东先后在湖里派出所和江头派出所担任义务矛盾纠纷调解员,五年多来,他共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大到几十万的财务纠纷,小到家庭琐事,他都能顺利化解。2017年,杨卫东加入市公安局老民警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杨卫东说,其实调解矛盾纠纷是一项耗时且繁琐的工作,很需要耐心。他主张矛盾化小、马上消化、尽量“不隔夜”,因为矛盾激化可能引发很多案件。他经常调解到深夜,因为他想确保矛盾纠纷“立调解、不出所”。他还研究了调解矛盾纠纷的基础“四步法”———先调查、再谈话、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杨卫东说,退休前他是社区民警,常年驻点在社区里了解民声;退休后他依然守在派出所,因为让自己忙起来感觉生活更有意义。
海西晨报记者: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