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快讯》报道我市老干部工作

阅览:  日期:2020-01-20

 编者按:

2020117日,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以《厦门市用初心和使命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4个版面的篇幅,介绍了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牢牢把握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正确方向,找准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出发点”“支撑点”“着力点”“落脚点”,不断为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倾心、倾情、倾力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情况。现将我市老干部工作的主要做法刊登。

用初心和使命推动

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厦门市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牢牢把握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正确方向,找准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出发点”“支撑点”“着力点”“落脚点”,不断为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倾心、倾情、倾力做好老干部工作。20191216日,厦门市的郑德发老同志作为福建省唯一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代表,在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市委老干部局老党员志愿者服务总队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找准“出发点”

强化政治引领永远“跟党走”

一是从独特政治资源中挖掘“原动力”。深入挖掘和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时的宝贵政治资源,在习近平总书记居住生活过的思明区深田社区,挖掘“远亲不如近邻”社区文化。配合《学习时报》采访与习近平总书记共事过的老同志,认真组织老同志学习《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二是在深入宣讲中树立“高站位”。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节点,组织老同志召开座谈会67场。2018年以来,组织老同志、老党员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农村等开展新思想巡回宣讲700多场,受教育6万多人次,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心决心。

三是在广泛宣传中凝聚“大共识”。去年来开展老同志热议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23次,并在《厦门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组织拍摄微视频《厦门老同志看改革开放》在中组部“全国优秀电教片展播”栏目播放。依托厦门日报开辟“我们的党支部”“我看改革开放40周年”和“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栏目。

找准“支撑点”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接班人” 

一是将传承红色基因与主题教育实践相结合。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在《厦门日报》头版向全市老同志发出《不忘初心葆本色 奔跑厦门我助力》倡议书。组织老同志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访调研过的金安社区,发挥特长服务社区群众,并以老党员的感人事迹为原型,指导创作情景报告剧《党旗红,金安美》,获全省离退休干部舞台剧展演金奖。

二是将传承红色基因与高校青年教育相结合。组织老同志走进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等高校开展“讲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巡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激励了青年师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将传承红色基因与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新内涵相结合。组织老同志以走访调研、举办讲座、发表专著等形式,深入挖掘和生动诠释党的红色基因、光荣传统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活动,编印《厦门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资料》,老党员志愿者宣讲团走进学校讲述红色故事350场,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找准“着力点”

充分发挥优势传递“正能量”

一是打造老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将组织发挥老同志独特作用列入市委市政府议事日程。成立厦门市老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联合体,下设老党员志愿者服务总队、文艺队、宣讲团、书画社和101支基层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3000余人。20199月,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率领四套班子领导为新成立的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授旗,极大鼓舞了老党员们不忘初心再奉献的激情和热情。

二是开展围绕中心做贡献行动。在筹备保障金砖厦门会晤期间,举办“助力金砖·增添正能量”老同志誓师大会,组织老同志参与督导交通、宣讲文明、银发学英语等服务活动,为金砖会晤保驾护航,为城市文明提升发挥余热。在20194月底全市招商大会召开之后,广大老同志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号召,当好宣传推介员。

三是发挥社会治理创新作用。近年来全市先后推选出一大批老同志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业主监督委员会主任、小区党小组长,为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习近平总书记居住生活过的思明区深田社区、走访调研过的湖里区金安社区,试点开展“离退休党建+老干部发挥正能量+四就近”模式,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找准“落脚点”

坚持用心用情做好“贴心人”

一是精准化服务更有“温度”。针对离休干部医疗养老问题突出的实际情况,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离休干部精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强畅通就医绿色通道、打造社区保健服务圈等十项离休干部精准服务举措,以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通过政府购买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获中组部肯定。

二是信息化服务更有“速度”。依托“12349”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对离休干部个人信息进行分档归类、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同时,发挥平台集结联盟服务商家、整合服务资源、在线服务等优势,及时跟进回应老同志需求。

三是问题导向更有“力度”。针对公车改革后,老干部在网络时代用车难、出行难问题,协调公交集团、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搭建专门人工服务平台,为老同志提供叫车服务,方便老同志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