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担使命 志愿公益护家园——抗击疫情,老民警志愿者在行动
阅览: 日期:2020-03-20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厦门各个社区门口,有一群特殊的老人家,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成日坚守的小区门口,为居民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为小区不便的居民提供帮助,成为我市疫情防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他们每个人的左臂上都佩戴着一个醒目而又独特的红袖标,“老民警志愿者”几个黄色大字亮明了他们的身份,没错,他们就是市公安局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是我市离退休干部正能量发挥的引领者。
勇当先锋乐当“门神”
高永莲是七星路公安宿舍的“领头雁”
新冠疫情期间,七星路公安宿舍小区有一个特殊的身影,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忙碌的“领头雁”,她就是七星路公安宿舍党支部书记、老民警志愿者高永莲。疫情爆发前,七星路公安宿舍大门正安装自动扫描开启系统,高永莲鞍前马后宣传协调工作,抓调试不厌其烦,为完成分局装修改造收尾工程要求住户配合、整治区内环境穿针引线忙里忙外。疫情期间,她积极配合金桥社区党委部署的防控工作,互动心系百姓,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送,及时成立了自管小组,义务反顾地与其他组员共同担起了战“疫"情保家园的责任。她每天四次交换岗都到值守一线查岗,嘘寒问暖了解掌握实情,拍照登记上传社区,并代表社区为小区居民送上口罩、矿泉水;及时收集好人好事进行汇总,定期分享到工作微信群,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激发大家继续参与抗疫志愿服务的热情。
在厦门发布了疫情零报告后,高永莲依旧坚守岗位,还反复宣传局势,提醒大家继续坚守义务奉献,守护好自已的家园不放松警惕,不获全胜不收兵。正因为怀有共产党人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高永莲带领着小区居民将疫情期间的防疫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引领他们迎来春色向平安!
洪玉珍在湖光路公安宿舍小区参与防疫工作
洪玉珍是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现为市公安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总支委员、市公安局关工委副主任,也是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湖光路组的一员。平日里,洪玉珍为人热心,身为关工委副主任的她工作积极,收教所、戒毒所的关爱帮教,学校、社区的爱心共建,民警子女夏令营的辅导帮助,她一次也没落下。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组建之初她也是带头模范,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并且不以领导干部自居坚决以普通队员身份参加志愿公益活动。此次疫情防控斗争中,由于管控任务繁重,基层社区等普遍出现人手紧缺的情况,湖光社区也不例外。得知这一消息后,洪玉珍主动与社区党支部书记电话联系,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加入抗“疫”一线。在洪玉珍的号召下,小区里的许多老同志也纷纷出山,参与防疫工作,在小区门口争当“门神”。
王治江参加溪岸社区防疫工作志愿者
王治江是市公安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总支书记兼人口管理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也是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副总队长。服务队成立之初他便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并成功动员本支部8名党员加入其中。日常中,他更是把服务队工作放在首位,除了到各个小组检查、慰问外,每天坚持轮流到各小组,以普通队员身份参加治安巡逻等志愿活动。此次疫情中,他的积极性也是最为突出,是服务队中第一个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当得知社区防控任务重,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后,他又第一时间与社区领导取得联系,主动承担起值守夜班的任务。当然,除了担任志愿者外,老王也是一名小男孩的外公。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大中小学均已停课,女儿女婿平时又要上班,照料小孩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到老王身上,监督外孙上网课的任务也全由他负担。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每天到溪岸社区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天也没落下。
像高永莲、洪玉珍、王治江这样的老民警志愿者在服务队中还有很多,赵经伟、伍石生、许恢忠、傅有忠、李白玉、黄敏慧、许秀玲、周水友等等,他们一个个都冲锋一线,在所居住社区担任志愿者,守护着小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为我市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发挥特长再上“战场”
李旭鸣宣传广播自创的战疫顺口溜
李旭鸣是市公安局法制支队退休民警,下沃组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队员,1981开始从事公安工作,2018年正式退休。在职时李旭鸣就热心公益活动,他一手创办的鹭警跑团在全市范围内可谓名声大噪。退休荣誉仪式上,向来文采出众、擅长编写顺口溜、打油诗的李旭鸣就写下了一首打油诗,表明退休后将积极发挥余热,从事志愿公益事业的态度和决心。
“岁月如梭似流箭,从警生涯卅七年。退休只是转折点,充实生活每一天。传承历史薪火延,发挥余热勤奉献。健康养身多锻炼,快快乐乐享晚年。”之后,李旭鸣也信守诺言,第一时间成为市公安局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并担任我市闽南文化传播使者,在市博物馆、厦门破狱斗争旧址等地担任讲解员,其讲解经验丰富,语言通俗易懂,时常伴有自己创作的诗歌、顺口溜等,受到听众喜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旭鸣一刻也没闲着。他积极配合政府、社区宣传政策,结合自己专业特长,潜心专研,将疫情防控宣传知识编写了《抗击疫情关乎你》、《抗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致敬抗疫志愿者》、《抗疫入公园须知》、《一直坚持到胜利》等顺口溜,并与一线工作人员一起,深入福海、下沃、鸿山、沙坡尾、中山公园等地广播宣传,提醒人们树牢防控意识,加强安全防范,齐心协力,共同抗疫。
“土味”十足的宣传语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家听懂了,不太懂闽南话的年轻人觉得新奇,也跟着念上几句。除此之外,他还从中挑出几句,制作成横幅,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悬挂于街头巷尾醒目的位置,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比如鸿山社区的“熟人相拄(遇)笑就是,若爱化仙(谈天说地)着(要)距离”,又如在美仁新村南区贴出的“外来人员若伓(没)报,厝边斗阵(邻居一起)来举报”等。这些亲切的闽南“土话”宣传标语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厦门日报、i听厦门、厦门网、云端福建、厦门广播电视台以及市委公众号、厦门历史博物馆官方公众号等纷纷予以刊载报道,阅读总量达数万,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
“非常时期,我们力所能及,实实在在做点事,报答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平淡无奇的一番话却道出了老民警志愿者李旭鸣高尚的人格魅力。
宅在家中做做宣传
郑巍搜索资料制作美篇宣传抗疫
郑巍是我局技侦支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阳台山组小组长,也是闽南文化兴趣小组的积极分子,曾被公安部评为“优秀离退休干部网络宣传员”。长期以来,他坚持走访挖掘我市各文化古迹,详细考究,并制作成美篇与亲友同事分享,传播闽南传统文化。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花费大量精力搜寻资料精心制了 “中国古代圣医药王事迹简介”、“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追忆二十五年前武汉第二海校”、“从赤脚医生到博士生导师”、“举国赞誉钟南山、李兰娟”、“加油中国,加油武汉”等美篇宣传资料,呼吁人们对医药学的重视,表达对一线医务人员的高度敬意和永远跟党走坚决取得抗“疫“攻坚战的坚定理想信念,并在亲友、同事的朋友圈中广泛转发,累计阅读量达数万。
除了擅长制作美篇等网宣素材外,平时大大咧咧的老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才人,满腹经纶,诗词歌赋样样在行,在他制作的这一系列美篇中,其自创的诗词众多,佳句频出。
为了创作诗歌和美篇,老郑经常放弃在家休憩时间,成日对着电脑和手机不停地搜罗资料、创作作品,一坐就是一天,晚上老伴睡着了他还在加班加点忙个不停。为此,老伴还时不时地发牢骚。不过他还是乐此不疲:“非常时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应该的,我乐在其中。”老郑打趣地说道。
(市公安局离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