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闪耀 “战疫”一线显担当——厦门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阅览:  日期:2020-04-07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厦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纷纷响应号召,自觉自愿、就近就地发挥作用,争当党中央决策的坚定执行者、疫情防控的坚决行动者、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者,把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转化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大优势。

  “四个应该”彰显为人民服务的不悔初心

  抗击疫情开始后,厦门市原副市长潘世建多次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社区考虑到他年近七旬,劝他多休息,他却说:“我是一个在古兴里小区居住二十年的老居民,为小区的防疫工作服务是应该的; 一个出生并生活在厦门这充满爱心的城市近七十年的老市民,为城市的防疫工作献热心是应该的;一个在公务岗位上工作四十年的老公务人员,为配合医疗战线的防疫工作尽职是应该的;一个有四十一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响应党中央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号召在防疫工作中尽责是应该的!”潘世建把他对国家、城市和人民的赤子之情化作实际行动,当“老副市长为大伙儿执勤站岗”的消息在小区居民中流传开来,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更有不少老党员备受鼓舞,纷纷请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募集383万元,传递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发动慈善捐款、向社会发出慈善倡议书、开会研究款项捐赠方案、仔细核对每一笔款项进出,“战疫”打响后,湖里区慈善会会长、慈善会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刘芳坤奔波忙碌,不敢有丝毫松懈。自1月29日湖里慈善会向社会各界发出《疫情防控慈善倡议书》以来,截至2月10日17时,湖里区慈善会疫情防控项目已募集善款383万余元。正是刘芳坤连日奔走呼吁,有效缓解了基层防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

湖里区慈善会会长、区老干部局原局长刘芳坤代表慈善会,接受爱心企业代表的防控疫情捐款

  疫情到了攻坚克难的时刻,已面露疲态的刘芳坤不敢松懈:“一定要按照捐赠人的意愿,把383万元善款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对外公布资金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这是他给自己和同事设置的“底线”。

  扛起党员旗帜,守护社区居民安全

  2020年的春节,是老党员叶春和退休以来最忙碌的一个春节。叶春和是湖里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任湖里区禾盛社区宏伟大厦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排查、走访、劝返成了他这个春节的标配!他紧紧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带头组建志愿服务队,让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和全体业主“四驾马车”同向发力,楼栋长和网格员各司其职,党员业主发挥优势,带动全体业主相互配合,在小区织起了一道严密的疫情防控网。“这场战役,没有局外人。只有把防控疫情的大网织好、织牢,才能赢得最后胜利。党旗就是灯塔,每名党员率先带领群众一起战斗。大家拧成一股绳,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叶春和说。

  “我们虽然老了,但也想尽一份绵薄力量!”

  2月6日晚上,集美区古龙明珠小区物业服务处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仍在紧张工作。一位老人来到办公室,拿着一叠现金对物业经理说:“我们来给辛勤工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捐点款,这些天大家加班加点工作,我们几个也要尽一份绵薄之力!”老人名叫陈水令,是集美区人大原副主任,这些天他积极参加小区的志愿服务,看到物业的工作人员从早到晚忙于保洁、消毒,目睹小区保安顶着寒风坚守岗位,心里很受感动。于是,他发动几名同小区的处级干部和老党员,一起捐了7000元为物业工作人员献爱心。陈水令说:“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出上一把力,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一定赢。”

  “我们夫妻都要去战‘疫’!”

  疫情防控开始以来,看着老伴陈美珍成了一线防疫队员,62岁的陈清爽心里不是滋味。“我是一名老医生,更是一名老党员,疫情当头没有理由落下我!”陈老向社区书记请缨战“疫”。可社区书记以他去年5月做了右脚距骨粉碎性骨折第二次手术为由拒绝了他。“不用担心,我的脚没问题,现在已经恢复得很好了!”陈清爽坚定地说,希望自己还能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继续发挥余热,说罢,竟快走了起来。书记拗不过他,同意陈老加入了社区体温监测队伍,每天为湖北籍外来人员测量体温。就这样,夫妻两双双奔赴防疫战场,干得热火朝天。

  现在,他们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对所有进出社区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夫妻两常常在村口从早坐到晚,2月5日早上,社区书记担心二人年纪大,身体吃不消,让人把陈美珍“架”回家里,可刚到中午,陈美珍便借口拿着便当盒给老伴送饭,这一送,就到了晚上12点……

  “疫情不走我心不安,作为老党员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小赖,你的口罩戴反了!”2月1日早上,思明区岳阳社区老党员吴其良看到邻居赖先生出门时说,“昨天我贴在楼道门口的疫情防控常识你看了吗?”赖先生不好意思地回答道:“谢谢老吴,你可是咱们楼道的‘守护神’!”

  自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去年底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的吴其良不顾家人劝阻,放弃休养,第一时间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他挨家挨户对本楼住户进行摸排,了解到本楼一户疑似湖北返厦人员,立即上报社区,并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测量体温;他每天关注疫情动态,收集防控消息,在业余时间为邻里普及防护知识;他学习微信等网络平台实用方法,本不精通手机操作的他,现已是多个微信群的群主,通过网络广泛宣传防控知识,当好社区防控“传声筒”。“疫情不走我心不安,作为老党员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吴其良是这样讲也是这样做的。

  “你们在一线冲锋陷阵,我们在后方爱心助阵!”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是此次全市抗击新冠疫情主战场,在职干部职工每天都战斗在疫情防控救治第一线。杏林分院离退休党支部老党员们的心也紧紧地和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连在一起。“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作为曾经的医务工作者,不能与在职的同志们一道冲在前线,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他们一点帮助。”杏林分院离退休党支部黄位香带头捐款1000元,助力疫情防控。支部党员纷纷响应,离休干部辛成义老副院长第一时间捐款2000元;年近80岁的妇产科老主任刘宜冬捐款1000元;老党员陈金庆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廖顺松身患疾病长期治疗,也都各自捐款500元。支部20位党员均捐款500元以上。老党员们的爱心和鼓舞,温暖了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心,更激励着他们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疫情当前,厦门卫健系统离退休干部党员纷纷慷慨解囊,为疫情防控奉献爱心,让涓涓细流汇成大爱。截止目前,卫健系统474名老同志,为疫情防控志愿捐款18万余元。

  “终于捐上款,可以睡个好觉了!”

  2月14日早上,一位老人家坐着轮椅来到集美区杏林街道纺织社区居委会一楼大厅,神色有些焦急,看到这个情形,社区工作人员小卢赶紧迎上前去问老爷爷怎么了。交谈中得知这位95岁高龄的老爷爷是杏林街道杏东离退休党委第二支部的老党员呼仲田,原来他从新闻中得知最近全国疫情严重,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想要捐出一万块钱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联系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组长,小组长建议他找社区咨询。一时找不到捐款渠道的呼仲田十分着急,希望社区能帮实现这个心愿,小卢马上联系杏林街道办负责离退休工作的小陈,在小陈和区红十字会的沟通下,迅速解决了捐款的事宜。捐款渠道已找到,呼仲田高兴地反复说:“终于捐上款,可以睡个好觉了!”

  “我四处奔波,只为给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

  “感谢你们对思明区慈善事业的支持,我替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和受捐群众感谢你们!”思明区人大原副主任、思明区慈善会会长朱润虹操着早已因超负荷工作变得嘶哑的嗓音,已记不清这是自己春节以来拨打的第几百通感谢电话。

  与抗疫指挥部沟通、快速发出倡议书、多渠道联系爱心企业……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朱润虹知道必须快速行动,与时间赛跑,让防疫工作的物资保障跟上,这场阻击战才能打赢。他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至今,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牵线搭桥,把企业、个人的爱心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这次抗疫募捐行动得到了积极响应,截止2月13日,慈善会已收到社会各界的捐款75万余元,接受到累计价值20余万元的物资捐赠。

  “一定要做好每一笔善款物资的统计工作,将接收拨付情况每日一报区防疫指挥部和市、区民政局,每3天面向社会公开,接受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这是做好慈善事业的关键一环,来不得半点马虎。”朱润虹认真叮嘱工作人员。

思明区教育关工委秘书长杨端端参加所在社区疫情防控的志愿工作。

70岁高龄的马巷镇郑坂社区卫生所乡村医生郑太定期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 (2)

翔安区庄垵村老党员陈水磨凭借自己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庄垵村书写防疫宣传标语100余条

老民警志愿者郑巍查阅资料制作每篇宣传抗”疫“

凤祥社区老党员志愿者为小区出入人员测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