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关工委竭诚为青年农民再就业办实事
阅览: 日期:2007-06-15
厦门市同安区在轰轰烈烈的海西建设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集中区开发和环东海域整治建设。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大量土地、滩涂、浅海被征用;数万农民必须从此告别传统农渔业,走上重新择业之路。面临大开发出现的新情况,各级党政组织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高度重视被征地和上岸的农民的转岗就业工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成效显著。区关工委从服务大局出发,也把协助党政疏导青年农民转岗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老同志们以无比的热情主动介入,为农村青年再就业办了一件件实事。
勇当思想动员的助推手
农村青年重新择业有着纷繁复杂的思想动态,他们在告别传统农业之后,有的人对如何就业感到茫然;有的人对重新择业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动力;还有的人在择业过程中流露种种错误念头。如过分挑剔,有的嫌工种差、有的嫌报酬低,怨言“每月只赚八九百元还不够抽烟打手机”。有的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细活干不了,粗活不想干。个别地方还出现少数年轻人终日赋闲,无所事事,甚至参与六合彩赌博。面对这些思想动态,关工委老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立即深入青年中大做思想教育工作。他们以长者的人格魅力,教育帮助青年人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摆正国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纠正错误的择业观念。西柯、洪塘两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多次亲临农户家中与家长、青年屈膝谈心,不厌其烦地开展正面教育,动员了许多人就业。祥平街道关工委在动员工作中,走访的农户就有100多家。区关工委为配合就业动员,报告团走进青年之中,举办以成才之路、劳动就业为题的专题报告活动达十二场,从中为青年人大讲以劳动就业为荣、以游手好闲为耻的道理,警示大家远离毒品、远离六合彩骗赌,克服脱离实际的就业要求,身心愉悦地走上就业岗位。由于老同志在思想动员工作中所做的努力,使被征地及上岸青年农民再就业这项工作消除了许多不必要的阻力。
争做关爱服务的热心人
在引导青年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区、镇、村三级关工委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服务工作中去。他们不仅在思想动员中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本地区的发展大局,让大家看到光明的未来,而且在推进转岗就业的具体事务中做起繁琐的服务工作。如在务工的问题上,针对求职者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为提高就业竞争力,需要进行技能培训,老同志们就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人员组织和项目选定。其间,从岗位需求调查、参训对象统计到组织人员到班,无不一一放在心里,做了妥当安排。祥平、大同两街道关工委时刻关注务工需求动向,他们在多方打听,了解信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全镇举办叉车、缝纫、烹饪、电脑、餐厅服务、移动电话维修等多项实用技能培训班,这一举措不仅使数百名青年掌握了技能又顺利走进了就业岗位。西柯镇关工委老同志为了向村民提供劳动就业信息,一方面亲自走访了22家工厂、企业,邀请企业定期为各村发布招工消息、举办招聘会。另一方面又配合协管员挨家挨户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建立可靠的人员台账。除此,还对已进厂务工的青年进行跟踪关怀。如年轻人进厂后是否安心、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排解等等,都一路关心到底。地处工业集中区周边的祥平街道西湖村五老志愿者们积极引导村民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做到失地不失业。他们鼓励失地青年农民投资入股,参与“金边”建设,帮助兴建服务设施,增加就业门路,仅建立公寓楼一项,就有108间套房出租。凤岗村关工委老同志积极帮助村里建成工贸公司,也提供了400多个就业岗位。
甘为转岗就业的“牵线工”
关工委老同志们对被征地、上岸青年的最大关心莫过于亲自牵线搭桥,为他们开辟一个个就业门路。老同志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多方联络,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通过参与联系赢来的就业岗位就有两千多个。西柯镇潘涂村“五老”着急地看到本村众多赋闲的男女青年,当即前往古龙罐头食品公司联系就业岗位,通过定岗培训,争来了1000多个岗位,除解决本村八百多名男女青年上岗之外,还安排周边村庄二百多名青年同时进厂务工。丙州村是个以水产养殖、海洋捕捞为主的富裕村庄,环东海域开发使这些产业消失了,渔民过去月进万金,如今要动员他们进厂领取八百元月薪,怎么说也调不起胃口,关工委老同志根据实情,因势利导,想出了办公司的点子,即利用他们手头丰富的资金,联合组建了综合开发公司。这一实招,深得大家拥护。综合公司应运而生,投入运作,开始承包环东海域整治的土方工程。另有一部分人被介绍加入银祥公司的连锁店经营,继续当起小老板。大同、祥平街道关工委在疏通就业渠道过程中把眼光投向社会公益事业岗位,征来了协管员、保洁员、保安人员、小区管理工等就业岗位数十个,并对愿意开办第三产业的青年人热心帮助他们寻找开业场地、解决资金贷款困难。老同志们为青年再就业办实事、做好事赢得全社会的赞扬和肯定。如今,他们还在继续努力,一致表示愿为农村青年转岗就业再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