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行动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阅览:  日期:2010-05-17

    (编者按:在江头街道祥店社区,我们了解到一位平凡而又十分不平常的人——救灾致残退养干部游文晃同志。他14年如一日的信念、执着、奉献,他志愿资助31名贫困儿童的就学、就医、就业,他14年来无私捐款捐物近百万元的爱心行动而宁愿自己省吃俭用搭乘公交车、骑着自行车出行的高尚品德,应该值得我们社会的尊敬,应该值得我们各级关工委的称赞,应该值得我们广大“五老”志愿者的学习。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绝不是一句空话,让关爱行动走进千家万户也永无止境。让我们紧密携起手来,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关爱行动,全面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持续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祥店社区传颂着一位为贫困家庭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志愿奉献自己的一切,14年来为31名辍学青少年献爱心,让孩子们圆了读书梦的关爱使者——游文晃。他仙游人,中共党员,1976年入伍,航空军校毕业,曾任空军某航空兵部队歼击飞机机械师。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多次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从部队转业后任仙游县专职消防队队长,因一次出警救灾工伤致残退养,后到新加坡某私人公司打工任总经理,现在厦门经营油画生意。转业到地方工作后,长期参与志愿奉献社会工作,扶助弱势群体,关爱青少年儿童。提起他,社区的居民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的。

    一、爱铸平凡之光

    游文晃在部队的大熔炉铸就了一颗火红的爱心。转业回地方后因公负伤致残提前退养。退养后的游文晃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国内一直打拼到国外。回国后,他把有限的积累投入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上,经常捐款资助家乡建设。当游文晃从广播和电视上得知各地仍有部分贫困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上学时,他总是主动同省儿童基金会联系,希望能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为社会尽一份力。

    2002年,他通过福建省儿童基金会引荐,开始长期跟踪资助李某、刘某、王某等11名孤儿及家庭特困的儿童上学。至2008年11月受资助的学生已达到19名。2009年10月,游文晃又新增11名的孩子,共31名困难家庭孩子受到他的热心帮助。尤其是一名在厦门读高中的女孩,父亲是一名老中医,08年5月汶川发生地震后,他只身一人带5万元积蓄前往灾区救死扶伤,终因劳累过度,倒在灾区,因此家庭陷入困境,家中的重担都落在没有固定工作的妻子身上。当游文晃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与各级妇联取得联系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不久前通过妇联组织的努力,女孩得到高中阶段每学期5000元的助学款,大大的缓解了孩子失学的困境。在游文晃的关心支持帮助下,这31名孩子没有一个辍学。游文晃不但在物质上资助他们,并经常给孩子们讲做人的道理,他的爱心行动受到了省妇联、省儿童基金会和被资助者家长的赞扬和好评,孩子们都称他 “春蕾爸爸”。

    游文晃热心公益慈善的行为在邻里之间,在社区早已是广为人知。他虽然经常在外打拼,只要有时间都会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远在北京考察的游文晃特意打电话回来要求以社区志愿者的名义向灾区群众捐款2000元,此时他已经在北京向当地红十字会捐款1500元钱了。后来他听说社区也在积极募捐善款,很多党员都积极响应缴纳特殊党费,游文晃再次与社区党总支取得联系,要求以一名党员的身份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2008年2月由厦门市政府社区办组织,海峡导报协助举办的“2007和谐社区十大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得到厦门人民的热烈参与,人们以打电话、寄信、发短信等各种形式为心目中的感动人物投票,“游文晃”得以188789高票入选厦门感动人物。2008年3月10日福建省儿童基金会对游文晃7年来无偿资助困难学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表彰。2008年9月游文晃获得群众推荐评选为厦门市湖里区道德模范,同年获评市级道德模范,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先进个人,2009年8月游文晃再次被福建省妇联评为“春蕾计划”先进个人。

    二、简单、朴实助人为乐

    游文晃的个人生活非常简朴,出行办事主要以公交车为主,生活上总是以“自己少花点,孩子们就能多用点”来要求自己。为了保障31个孩子们能得到稳定的经济支持,他长期在外奔波,寻找油画项目的合作机会,经常来往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年难得几次与家人团聚,回厦门停留的时间很少超过一个月。谈到在外闯荡的艰辛,游文晃总是简单的一语带过。这31个孩子,分布在厦门、连城、仙游、浦城等地,主要是孤儿或单亲家庭,家中无经济来源的贫困孩子。目前这些孩子中有读大学的、有读高中的、有读初中的、大部分还在读小学。平常他主要通过写信,电话与孩子们交流,孩子们也会定期写来信件“汇报”近期的生活、学习情况。每一年他都会固定分三次为每个孩子寄去春、夏、冬的衣物和学习用品,每学期开学还会为读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寄去学费,在孩子们的节假日会给孩子们适当的零花钱,到了元旦、春节,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与孩子们团聚一下,交流彼此的感情。有些孩子在写给他的信里直呼“爸爸”了,有的孩子碰上难言之隐,也会悄悄与“游叔叔”商量。当有人问他:“资助这么多孩子是很大一笔负担,你真傻,对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好,难道没考虑将来留些资产给自己的孩子吗?”游文晃这样回答:“我儿子现学习上都在跟这些哥哥姐姐比,他能读好书,我很放心,以后他一定比我更好,跟这些孤儿比,他是很幸福的……”。

    14年来,他资助孤儿贫困生的资金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近百万,足够买一部比较豪华的高档轿车,但他至今仍然骑着旧自行车做善事好事,心中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些孩子,依然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信念。他这一路走来感到陪伴孩子们的是一种安心,挑在自己肩上的是一种责任。对别人对他这份爱心执着的不理解的回应,游文晃有这样一段话:“我现在不求自己留下多少财富,这些孩子会念书,将来对社会有贡献就是我最大的财富……”他在给孩子们的信中鼓励到:“你们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只要你们能考上大学,我一定资助你们到大学毕业”。

    三、孩子心中的“真心英雄”

    对于一直帮助别人的爸爸,游文晃的儿子曾经问过游文晃一句话:“爸爸,你把钱都给别人了,那我们以后吃什么?”当时游文晃没有回答,周末他把儿子带到一生活贫困的家庭当中,让儿子看到人家孩子用盐巴和酱油水拌米饭吃的情景来教育儿子。上小学6年级的儿子在日记里写道:“爸爸常对我说,儿子啊,你长大了以后要学会热心帮助别人,用关爱别人来快乐自己,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儿子现在就读湖里区某小学,对爸爸帮助他人的事情他在学校从来不提。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爸爸是真心英雄,因此他也多了许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要做的就是认真读书,将来像爸爸一样,做一名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在孩子们给游文晃写来的信中,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对游文晃“爸爸”、“叔叔”的感激之情。

    特别是1996年,12岁陈弦的父亲在部队劳累过度,英年早逝,母亲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极其贫困。当游文晃得知以后,从小学开始资助她到大学毕业(她单人受资助学费、生活费达十多万元),现在已经是一名人民教师。

    阿隆是个孤儿,父亲早逝,母亲后来又出了车祸,他在信中深情地写道:“没有游叔叔这样的好心人的资助,我可能到现在还穿不上这么暖的新衣服, 我早几年前就没有书读了……”

    2007年5月,孤儿黄某在电话中告诉游文晃。她青春发育期严重贫血痛经,造成头脑晕眩,无法正常上学,在医生的指导下,游文晃立即寄去药、寄去补品给予治疗,经过两个月疗程治疗,及时治愈,恢复正常,防止落下病根……。

    2008年春节,贫困生中有位姓江女孩后背长瘤,疼痛难忍,无法睡觉,须住院手术,在游文晃的精心安排和资助下在厦门部队医院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手术,解除了病痛……。

    14年来,游文晃一直默默无闻的资助关爱这些孤儿贫困生,除定期与孩子们保持经常联系外,每年春节、六一、寒暑假都会前往山区与孩子们团聚。春节及寒暑假还会接就近的孩子们到家里一块团聚。这些孩子们对他无话不谈,游文晃特别注意维护孩子们的心灵,即使是别人问他受帮助者的名字,他也不会轻易说出。他常说:“这些孩子虽然条件非常困难,但每个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我答应不经过本人同意不会对别人讲出他们的名字”。每一年,游文晃总是提早规划着在元旦、春节、六一、寒暑假、每个学期的开学前为孩子们寄去新的礼物,开学的学费及其他生活物资。为确保准时足额地将关爱行动送到孩子们的家中,让孩子们有新年的新衣新鞋,他还经常跑到服装批发市场去比照每个孩子的身形尺寸精挑细选。每一个细节都不疏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真心的帮扶关爱他们。秉持着一颗赤诚的热心,真心为孤儿贫困生着想,他的这份爱心承诺历经14年不曾改变。

    爱心传递和谐,关爱提升人生。游文晃象一颗火种温暖着身边的人,撒播的是人间真情,拉近了人们心与心的距离,使社会关爱行动在人群中快速传递。他崇高的人格力量和道德风范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他说:宁愿自己生活苦一些,也要把这些孤儿和贫困生扶起来,让他们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