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无旁贷 发挥余热 倾注爱心
阅览: 日期:2010-05-05
林良金,女,厦门市湖里区高崎原小学教师,现任高殿社区关工委副主任、高殿社区“五老”网吧监督员。退休后,她一直投身于为社会公益服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她凭借着四十年教学经验和职业特点,经常返校参与学校开展的活动,了解、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思想动态。寒暑假、节假日办夏令营都参与其中。十多年来,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一生“忆往昔青春献教育,看今朝老骥恋征途”。其主要事迹如下:
2009年6月,该同志被区关工委、文化体育局聘请为区“五老”志愿者网吧监督员。许多亲人劝阻她不要去做这项工作,要她在家好好休息。但她深刻了解到网吧对缺少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毒害性,有许多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吧”,放弃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成了家长的心病,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她暗下决心: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责无旁贷,要当好一名称职的网吧监督员。在反复做通家人的工作之后,她积极投入到“五老”志愿者网吧监督活动中。为了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她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央十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把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作为己任,尽心尽责,任劳任怨,扎实履行好一名网吧监督员的职责。
一、开展调查,掌握实情
首先从在校生进行调查,印制调查问卷,开展摸底、排查活动。在调查中得到高崎小学老师的密切配合。“有哪些同学上网吧?上哪儿的网吧?一般在什么时间……等问题”,让同学们之间背靠背举报,然后通过对辖区的网吧进行明查暗访。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上网面达70%以上(中高年级),进网吧的有达30%。让人吃惊的是:有的学生上网吧连吃饭也顾不上了,成了网瘾;有个别学生因为上网吧逃学、辍学;有的在家里拿钱上网吧。根据调查情况,向学校提议召开专题家长会,要求家长配合与支持。家长们说:我们非常支持,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让孩子不上网吧,把心思放在学习,要我们怎么配合都行。她要求家长排查孩子去哪几间网吧,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要积极配合学校管好自家的孩子远离网吧。通过调查,掌握了实情,为开展有效监督打下了基础。
二、开展宣传,加强监督
“五老”网吧监督员的工作在客观上挡住了网吧业主赚钱的道。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该同志注重宣传工作,积极宣传网吧管理有关政策、法规,积极与网吧业主谈心、沟通,取得业主的理解与配合。她主要是负责“极速光”网吧的监督。当她第一次到该网吧时,网吧业主不在。只有管理人员在,当她把来的意图告诉他们时,管理人员态度非常冷淡地说了一句“老板没时间来”。第二次进网吧时,她要求无论如何要见到业主。见了业主后,告诉他今天来的目的,耐心地进行沟通与开导:网吧对青少年不良影响不可低估,有的迷恋网络游戏,荒废学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诱发违法犯罪。每个家庭都有孩子,你也是一样,也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如果你的孩子痴迷网吧不上学怎么办?孩子若受网上不良思想侵害变坏了,会怎么想?她还对业主提出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苦口婆心地劝说,得到业主的理解与配合。她每天下午3:30到网吧,直到晚上8:30才回家。该同志认真工作的干劲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网吧工作人员,慢慢地,网吧业主守法意识增强了,经营规范了。至今,没有发现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注重“三结合”,坚持堵与疏
有证网吧堵住了未成年人进入,但无证网吧怎么办呢?该同志在巡视、监督中采取堵与疏相结合,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做到有堵有疏。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的建设。一是积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充分认识未成年人沉迷网吧的危害性,要求家长严管自己的孩子不去网吧,做好第一关的“堵”;二是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中小学生远离网吧的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法制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做好第二关的“堵”;三是积极发动街道、社区关工委的配合。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教育基地和活动基地,办好寒暑假夏令营,“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拓宽了青少年的活动空间。如专门开通了绿色网吧,举办学生电脑培训班,对未成年青少年免费上网等,做好“疏”的工作。为了给青少年在校外创设良好的健康的活动环境,她于2005年组织了“少儿门球队”,连续五个年头,只要到了寒暑假就开展集中培训、练球。开办时遇到无场地、无经费等困难,得到了殿前街道办、高殿社区两委的支持,拨给经费建球场。也得到大桥管理处的大力支持,把门球场建在大桥下,疏导未成年人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到门球场打球。这项课外活动,该同志既是组织者,又是教练员,把堵与疏工作做得更细、更加扎实。(注:摘自林良金同志在4月22日湖里区“五老”网吧监督工作交流培训会上的发言稿。)